[ 海外健行 ] PCT特有文化 徒步者箱Hiker Box

除了步道魔法與步道天使之外,Hiker Box也是太平洋屋脊步道上我們很喜歡的文化.

Hiker Box通常會出現在步道沿線的補給地點,包含步道天使家和城鎮裡的旅館和商店。徒步者們會將自己接下來不想再攜帶的物品放進箱子裡,並從中尋找自己需要的東西.

[ 食 ] 自製乾燥飯 食物乾燥機使用心得

2019年在太平洋屋脊步道上,我們沿路丟棄身上多餘的物品,從經驗中不斷的學習如何實踐輕量化。偶然在Hikerbox裡撿到美國徒步者自製的乾燥食物,上頭還寫了烹調方式,自此開啟了我對自製乾燥飯的興趣。

在步道上所見、所聞、所學對於有經驗的長程徒步者來說也許是日常,但是對於初學者的我們來說,都是值得分享的體驗與學習。

[ 裝備 ] PCT治水泡神物 Leukotape P 雷可貼布

一雙不好的襪子、鞋子,或是鞋內縫線、異物等引起的摩擦,加上高溫潮濕的環境,最終孕育出討人厭的水泡。以前對於水泡實在不知道該如何預防,只知道產生後該如何處理,直到2019年在準備PCT健行時,才發現這神奇的雷可貼布.其實在穿襪子和鞋子之前,在慣性產生熱點、常起水泡的部位先貼上雷可貼布,就可以防止摩擦,避免水泡的產生。

[ 裝備 ] 短綁腿Gaiters

在台灣登山幾乎沒有看過有人使用短綁腿,大概是因為台灣的登山地形及降雨機率,大部分登山客都還是選擇防水的長綁腿,避免雨水或清晨的露水流進鞋子裡.

我們在太平洋屋脊步道上所穿的短綁腿是不防水、輕量的越野跑(健行)綁腿.有許多不同的品牌及款式,主要可以防止石頭樹枝等小東西跑進鞋子裡,我們有穿過Outdoor Research Surge 、 Dirty Girl和Altra出的短綁腿,步道上最常見與我們自己最喜歡的是Dirty Girl這個品牌.

[ 裝備 ] Tyvek 地布是什麼?在PCT步道上都是怎麼使用的?

那個,請問,那個白白的是什麼? 這是我最常收到的問題之一.

那個白白的東西叫做Tyvek泰維克地布,是一種在高壓和高溫下黏合而成的聚乙烯材料.美國長途健行普遍使用的型號是杜邦(Dopont)出產的Tyvek Home Wrap.在台灣也許陌生,但如果你住過美國,或是愛看美國電影或是影集,也許你會覺得有點眼熟.

《Post-Trail Depression》經歷太平洋屋脊步道一年之後,走出低潮

網路上有許多關於如何準備PCT的文章或是影片,但是鮮少人會留意,或者覺得當自己完成一項人生挑戰之後會經歷,結束之後的

我也是其中之一.甚至在還沒有真正結束旅途,只是接近尾聲,就開始體驗到情緒的急遽轉變.

[ 海外健行 ] 徒步太平洋屋脊步道PCT時怎麼洗衣服?

怎麼洗衣服? 雖然這看似是個不需要回答的問題.但相信我,真的有人不知道!而且洗衣服這項活動,非常需要徒步者發揮個人創意.

徒步太平洋屋脊步道大多數人需花費4~6個月,但不代表我們途中完全沒有洗衣服.沿線城鎮的採買商店規模、住宿費用、是否有自助洗衣店和郵局等因素,都會影響徒步者是否要停留.

[ 裝備 ] 為什麼行走太平洋屋脊步道都使用CNOC Outdoors的水袋? 有什麼不同?

過去在台灣登山都使用吸管式的水袋,這樣一來,想喝水的時候就不用特別停下來,卸下背包拿取水瓶,似乎很方便很合理.不過在前往PCT之前,我們就發現大多數徒步者都使用寶特瓶,搭配CNOC Outdoors的2公升水袋來安排行動水源.

經過165天的測試與摧殘,CNOC Vecto水袋到底好不好用? 耐用嗎?

加上手邊剛好有2018年與2020年版本的Vecto 2公升水袋,順便拿來比較一下.

[ 海外健行 ] PCT特有文化 步道天使與步道魔法 Trail Angels & Trail Magic

如果你曾經計畫徒步太平洋屋脊步道,在上網找資料的過程中,你一定會看見「Trail Angels步道天使」和「Trail Magic步道魔法」這兩個名詞出現在相關文章中.

生活在台灣,我想大多數的人從來沒有聽過「步道天使」和「步道魔法」,更是無法想像這是什麼概念.

[ 裝備 ] 輕量化等於貴嗎?

談到輕量化,很多人第一個浮現在腦袋的想法就是「貴」.

在台灣登山,大多數人開始爬山一段時間後,終於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非輕量化」裝備,才開始慢慢接觸到輕量化的概念(也或許一輩子不會接觸到).然而深入了解之後,發現原來一開始的選擇並沒有很精確的符合自己的需求,也許只是被廣告所吸引,也或許只是覺得好看就買.然而為了開始練習輕量化、邁向輕量化,必須換掉許多當初亂買的笨重裝備,是不是「聽起來就覺得好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