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輕量化,很多人第一個浮現在腦袋的想法就是「貴」.
在台灣登山,大多數人開始爬山一段時間後,終於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非輕量化」裝備,才開始慢慢接觸到輕量化的概念(也或許一輩子不會接觸到).然而深入了解之後,發現原來一開始的選擇並沒有很精確的符合自己的需求,也許只是被廣告所吸引,也或許只是覺得好看就買.然而為了開始練習輕量化、邁向輕量化,必須換掉許多當初亂買的笨重裝備,是不是「聽起來就覺得好貴」?
Do What Makes Your Soul Shine.
談到輕量化,很多人第一個浮現在腦袋的想法就是「貴」.
在台灣登山,大多數人開始爬山一段時間後,終於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非輕量化」裝備,才開始慢慢接觸到輕量化的概念(也或許一輩子不會接觸到).然而深入了解之後,發現原來一開始的選擇並沒有很精確的符合自己的需求,也許只是被廣告所吸引,也或許只是覺得好看就買.然而為了開始練習輕量化、邁向輕量化,必須換掉許多當初亂買的笨重裝備,是不是「聽起來就覺得好貴」?
在台灣登山,我的第一個頭燈因為電池漏液壽終正寢了.後來換了重量120g的Blackdimond Storm,需使用4顆AAA電池.不過頭燈的使用機率一直都不是很高.頂多清晨摸黑的一、兩個小時,跟晚上出帳篷上廁所? 再怎麼樣一天使用也不會使用超過5小時.除非野營熬夜?
人生到了一個階段,好像必需把自己掏空,再重新填滿。
發布這篇文章的同時,我們即將前往美國聖地牙哥(San Diego),準備將近半年的裝備與食物,從美國最南邊走到最北邊,經過加州、奧瑞岡、華盛頓到加拿大;從春天走到夏天、秋天;從沙漠走進森林、雪地和湖泊。一邊走一邊寄送補給包裹給未來的自己.
2017年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時,因天氣炎熱與時間考量,路上隊友一個一個抽筋撤退,剩最後向天山與面天山沒有完成.原本這次想西進東出倒著再走一回,燃燒一下過年期間囤積的脂肪,無奈從大屯山到小油坑霧雨不斷,在小油坑遊客中心等待了一陣,還是一片白牆,根據經驗繼續走完可能會淒風苦雨,最後只完成了西段.不過心裡已十分滿足,圓滿收工,回家吃火鍋(?)
登山睡袋百百種,唯有睡過才知道(?)
Nanga睡袋讓我在山上睡的很安心,所以來分享一下使用心得,但不會推薦你一定要買跟我一樣的,畢竟裝備的選擇 – 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才剛開始爬山不知道還會不會繼續爬下去?
真的要買這麼貴的睡袋嗎?
那要怎麼選擇呢?
有推薦的睡袋嗎? 差別在哪裡?
行程安排 DAY 1 台北 – 名古屋DAY 2 名古屋 – 中房溫泉(1450m) – 燕山莊(2704m)繼續閱讀 “[ 海外健行 ] 日本槍岳表銀座縱走D2 中房溫泉 – 燕山莊"
原本計畫中的歐洲行程取消,正在苦惱要去哪裡放逐、尋找下一個行程的同時,看到秋季槍岳表銀座縱走的照片,驚為天人!繼續閱讀 “[ 海外健行 ] 日本槍岳表銀座縱走行前準備 x D1台北 – 名古屋"
泳渡日月潭、單車環島、登玉山一直是許多台灣人夢想完成的清單.而對於山友們來說,最夢幻的應該是排雲山莊一抽就中吧繼續閱讀 “[ 登山 ] 玉山北峰 x 圓峰山屋營地"
睽違2年的加羅湖,終於又回來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個可以一去再去的戶外景點清單? 雖然去過的地方還不算多,但繼續閱讀 “[ 登山 ] 加羅湖二訪 x NatureFuture 天野即食包"
這不是一場比賽,最後結果如何,由你定義。
自2017年能高安東軍遇豪大雨撤退之後,對於登頂與否已不再特別追求或渴望,山就在那不會改變,登頂只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選擇.好好感受路途中經歷的種種,不管是一花一草一木,還是共同分享此趟行程記憶的夥伴,遠比趕路登上山頂打卡來的重要許多.畢竟完登百岳不是我的人生目標,享受其中才是。(當時真是人生中遇過最激烈的一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