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是一所學校 * LNT Trainer Course

大自然是我們的學校,兩天一夜我們在山林裡,雨中紮營、雨中野炊、雨中遊戲、雨中微型投影上課、雨中收帳。學習打開心胸,接受大自然的一切,接受不同的意見與想法。重新省思我們在自然環境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然後學習如何溫柔的堅定,進而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一向背包上肩,去哪裡都是晴天。原本以為這樣陰雨綿綿的兩天會很辛苦,最後似乎完全忽略了雨的存在,一樣自在的行走。

不管本身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或熱愛哪一項戶外活動,我們熱愛大自然心是一樣的。

在林務局的網站上,可以看到有關LNT的起源、LNT七大準則等資訊,LNT無痕山林種子教師課程,主要為訓練登山健行與戶外活動的領隊、嚮導等領導者及環境資源的經營管理者所設計的課程,課程內容以「如何傳遞引導戶外活動者正確的LNT理念及行為」為主,課程時間為二天。

不論是想回去分享給自己帶隊的團隊、學校登山社的學弟妹們、手機裡那一群熱愛登山的群組、協會、身邊的朋友,抑或是當初只是被朋友拐來騙來參與的….

在第二天課程結束前,所有夥伴開始輪流分享這兩天所學習到的準則.因目前沒有準備教案的計畫,就簡單分享幾個真實故事給大家.在過去一年多登山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小故事.

 

1 山友 / 垃圾袋

第一個故事,就從第一次重裝、第一座百岳開始。

雖然從小就常常跟家人在假日的早晨一起去爬郊山,但對我來說就只是周末早起,跟著爸媽出門郊遊,去哪裡其實不是那麼在意.真正開始熱愛登山是從雪山回來之後。

在工作轉換之餘,覺得是時候揮別過去,尋找自己.獨自一人參加了雪山主東峰的行程.

回來之後心裡有好多好多的感觸與變化。原來登山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原來台灣的高山這麼美、哇我突破了自己…等等的內心戲。隔天邊鐵腿邊尋找下一座山的行程.

第一座高山感動特別多,尤其遇到一群合拍的山友,下山時越是接近登山口越是捨不得,深怕下山後大家各自回到原本的生活,就很難再見面了,當時的照片也回味了好長一段時間。

在行走過程中,最療癒的是放眼望去遼闊的美景,但改變我的,是一個垃圾袋。

(左一)森富與垃圾袋. 黑森林回三六九途中.

這時我才回想起來,此行因為自己沒帶垃圾袋,所以垃圾(如糖果餅乾包裝, 衛生紙等等)不是塞進口袋就是丟進森富的垃圾袋裡.某一天,某山友回應了上面這張照片,「 森富的那袋垃圾也太顯眼了吧! 」

其實垃圾塞進口袋或包包裡並沒有錯,但是太容易因為要拿口袋的其他東西而不小心飛出來.大家應該在路途中都看過糖果包裝的一小角吧!

從此之後,每一趟出發前都會檢查有沒有準備垃圾袋.謝謝森富無形中教會了我這個登山菜鳥自己的垃圾要自己帶下山

  • 避免攜帶過度包裝的食物,糖果包裝不要隨手放在口袋.你以為垃圾都塞進口袋或是包包裡了,但他就是個小淘氣,喜歡趁你不注意到處飛.
  • 以後遇到了在山上找垃圾桶的山友,請立刻以華麗的姿勢打開自己的垃圾袋接過他手中準備亂丟的垃圾.

  

2 露營 / 深夜腳步聲

經過了第一個故事後,山友森富正式成為我的登山班底人物了.

幾個月後,一群人相約去合歡山露營,不論原本規劃的行程為何,最後定案的是大約行走不到1小時就紮營的糜爛行程.那當然事先的規畫好的菜單有點過分享受.

到達目的地後,悠閒的紮完營,悠閒的坐著放空聊天,手沖了咖啡,覺得一切實在是太完美的同時,太陽下山後又遇夏季銀河掛在我們頭頂.

這一天美好的就像時空凍結在此時此刻,我們5個人某部的分靈魂好像也永遠停留在此刻了.

 

 
 
 

太陶醉的後果是,垃圾雖有乖乖的收進垃圾袋,但卻忘了綁緊就進帳棚睡了.

在山上一向倒下去就睡死的我們,這天凌晨居然被帳篷外頻繁且持續好久的腳步聲吵醒.除了稍微有點重量的腳步聲外,還有踢到瓶罐、垃圾的聲音.在一個不太可能會有其他人出現的地點,出現這樣的聲音實在是讓人很緊張.

於是帳篷內的我們開始低聲討論猜測,外面到底是甚麼動物,此時此刻又好想出去上廁所阿!經過一番天人交戰,派一個人先探頭出去看一下,沒看到任何會移動的物體後,才慢慢移動出來.但發現帳篷外… 布滿了蝦殼與垃圾,場面只能用壯觀兩個字形容.

兩人互看了一下,覺得怎麼會自己整到自己,真不應該犯下這樣的錯誤,默默的開始把垃圾一一撿回來,並且再包一層塑膠袋隔絕氣味.

 

  • 垃圾要封口隔絕氣味,事先可以處理好的食材就在山下先完成,譬如說蝦殼其實可以在家裡先去除.
  • 帳篷與炊煮地點也要稍微分開,避免野生動物干擾攻擊.





3 小白花海 / 水鹿

 

 

2016年11月南湖大山,在下南湖圈谷的碎石坡段,突如其來一陣大雨,配上快陣亡的登山鞋,一度崩潰.一到圈谷後,包包卸下,即刻呈現廢物狀態.一邊期待晚餐,一邊期待天黑後可能出現的水鹿.

 

直到雲霧漸漸散去,沖了一杯咖啡,走出帳篷外欣賞一下當天終於露臉的南湖大山.還記得那天路上,南湖大山總是躲在雲霧之中,還開玩笑的說他真害羞.

 

因山屋外原本設置的廁所已被風吹倒(殘骸還在原地),在尋找其他稍微隱蔽的地點的同時,發現上面這張照片的右側山坡上有非常驚人的景色,從來沒看過的,如此驚人的小白花海(衛生紙),還有整陀的白飯在地上,就在步道旁.

 

這樣的畫面出現,很衝突.

 

原本期待會看到水鹿的念頭打消了.內心真不希望水鹿是被人類的食物或是遺留的廚餘而吸引過來的,若是吃到不該吃的東西,不但影響健康,也改變了他們的原有的習性及行為.

 

南湖大山雖美得令人屏息,但最後在我心中留下最深印象的居然是那人造的風景,這也是開始接觸到LNT無痕山林的最大原因.

 

原本在戶外看到野生動物是讓人覺得幸運的,但這背後代表著甚麼?

 

  • 在高山上的衛生紙沒有那麼容易被分解,請不要把衛生紙丟在原地.所有垃圾包含你以為會分解的東西都必須自行帶下山,無論山屋是否有人會清潔.當你為自己負責,就能減輕他人及山林的負擔.
  • 帶適量的食物上山,避免廚餘產生.若吃不完可分給其他山友,或是帶下山,不要隨意潑灑在野地.避免影響野生動物的習性,也避免野生動物產生攻擊行為.


 

我們因喜愛大自然而走出戶外,進而體驗到更多美好的事物.有時候邊走邊關心起倒下的一棵樹,有時候邊走邊跟天上的一片雲訴起苦,大多時候則聽著自己的心跳呼吸聲.不管帶著多少悲傷、困惱或擔憂,每走過一座山,就得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原來一切這麼簡單,只需要向前走就行了.

 

每當到達一個好喜歡的地方,總是希望下次再來到這裡時,還能享受同樣的靜謐且保有原本的樣貌.甚至下一代也能享受這樣的山林美景.有些時候不願意分享確切地點,深怕這樣美麗的地方成為熱門景點.

 

影響更多人走出戶外本是件好事,但欠缺責任感與不夠普及的登山教育讓人害怕分享.

 

當『人』走入山林,就已經開始造成破壞,光是步道的踐踏,就會造成土壤硬度增加地被植物及土壤中生物的死亡土壤流失步道寬度增加根系裸露路基塌陷等問題.更何況是登山健行所遺留的垃圾,在高山地區可能經歷數十年都不易分解腐壞.

 

那我們該怎麼降低人對自然環境的衝突與破壞?

 

這正是LNT無痕山林課程中學習的內容.我認為也是所有人該學習的課程.重新省思我們在自然環境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在一開始提到,這次課程我們學習打開心胸,接受大自然的一切,接受不同的意見與想法。因為LNT沒有絕對的對或錯,我們隨時接受更好的方式,愛護大自然的各種方式.

 
 
  
👉LNT 七大準則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