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台灣登山都使用吸管式的水袋,這樣一來,想喝水的時候就不用特別停下來,卸下背包拿取水瓶,似乎很方便很合理.不過在前往PCT之前,我們就發現大多數徒步者都使用寶特瓶,搭配CNOC Outdoors的2公升水袋來安排行動水源.
經過165天的測試與摧殘,CNOC Vecto水袋到底好不好用? 耐用嗎?
加上手邊剛好有2018年與2020年版本的Vecto 2公升水袋,順便拿來比較一下.

CNOC Outdoors 品牌故事
2016年時,創辦人Gilad Nachmani在蘇格蘭高地Cnoc na-Gareig地區折斷了登山杖.Gilad對於需要再次購買昂貴的裝備感到沮喪,他認為應該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登山杖.
2017年,Gilad從英國搬遷至美國,成立了CNOC.在想要製造的裝備清單上,排名第一的項目就是一個可以連接Sawyer Squeeze濾水器的簡單、輕量取水容器.經歷多次開發和改良,Vecto水袋在Kickstarter上誕生了.
濾水器可參考此篇文章[ 裝備 ] 太平洋屋脊步道上最常見的濾水器 Sawyer Squeeze
2018 vs. 2020版本差異
- 2020版改為固定式瓶蓋
- 2020版滑桿增加固定繩
- 水袋上圖案與文字微調
- 瓶口高度稍有不同


在步道上的水源處常常都會看見至少一個不小心遺漏的瓶蓋,這個新設計,對常掉東西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但個人認為真的不需要增加這個額外的重量啦!改變使用東西的習慣,也是輕量化的方式之一.我們倒是全程都沒有搞丟過瓶蓋.
我想如果同樣是走PCT,或是其他會長時間曝曬的長途步道,最後這個扣環應該也會被太陽曬到斷裂吧? 畢竟我們的滑桿都曬到脆化了.

另一個看不太懂的改良就是這個滑桿的固定繩,個人還是覺得,真的沒有需要啦!至少我從來沒看過步道上有人遺失滑桿啊!還好可以剪掉(咦?)
試用了幾次,覺得那條繩子的存在時在是有點彆扭,感覺被制約.


從上方可以看出滑桿形狀的改良,2018版的滑桿右側被太陽曬到裂開,處理方式可以用大力膠貼起來以免刮傷自己或是刮傷裝備,不影響使用.

為什麼使用沒有吸管的水袋?
- CNOC水袋大開口 = 清洗方便,徒步者沒有時間常常清洗吸管
- 取水次數非常頻繁,如果每一次都要將吸管重新穿過背包吸管孔應該會瘋掉
- 收納體積小
- 重量輕
通常在步道上會使用到水袋大致有兩個情況
- 水袋拿來裝需要過濾的水源,水瓶則固定裝過濾後的水
- 距離下一個水源很遠,並且胸前的700ml和兩個1000ml水瓶都裝滿水,仍然不夠的情況才會加碼拿出水袋,一次背到4.7公升.不過在缺水的年度可能這樣還不夠.
滿水的情況大多是抵達營地前的最後一個水源,水袋會固定在背包的最上端,不用像吸管式的水袋還要塞進背包裡(背包裡面已經夠擠了阿).
*2公升的容量是最多人選用的,大小比較適合,也比較順手.

行進間喝水怎麼辦?
徒步者多半胸前會有一個水壺袋,胸前的那一瓶700ml喝完了才會卸背包補水.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控制水量,不會無限制的飲水,也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剩下多少水,距離下一個水源你還能喝多少.

總結
經過165天的摧殘與使用之後,結論是非常滿意.現在仍然可以正常使用,除了滑桿因為在美國沙漠長期曝曬有部分裂開之外(不影響使用),只有瓶蓋磨損造成的不嚴重滴水.
可以購買瓶蓋及滑桿零件替換,所以也不成問題.一個不太貴的水袋,可以在走過PCT之後繼續使用,我想耐用度就不用特別說明了.
*網站圖文屬Don’t Stop Me Now所有,未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分享請註明出處
有一則關於 [ 裝備 ] 為什麼行走太平洋屋脊步道都使用CNOC Outdoors的水袋? 有什麼不同? 的留言